|    主页    |    诗词    |    教学    |    书法绘画    |    自传    |          
上编 诗词教学提纲

   第一部分 诗词曲赋 - 1

  第一部分 诗词曲赋 - 2
   第一部分 诗词曲赋 - 3
   第一部分 诗词曲赋 - 4 
   第一部分 诗词曲赋 - 5
   第二部分 诗词创作 - 1
   第二部分 诗词创作 - 2
   第三部分 诗文赏析 - 1

   第三部分 诗文赏析 - 2

   第三部分 诗文赏析 - 3

    

下编 楹联教学提纲

   第一部分 楹联知识 - 1

   第一部分 楹联知识 - 2
   第二部分 楹联创作 - 1
   第二部分 楹联创作 - 2
   第三部分 名联欣赏

        教学提纲附录

   诗韵(平水韵)常用字

   词韵(词林正韵)常用字

 

萧炬 - 诗词楹联教学提纲

     前 言 

此部文稿,为余数年来在成都军区老干部大学诗词班、四川省老年大学诗词楹联班、四川省老干部活动中心诗词研究班、成都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诗词班的授课提纲。

由于学员水平不齐,无合适的现成教材可供使用,只好视具体的教学情况有针对性的自己编写讲义,并在授课时发给学员作为听课依凭。一课一题,一题一页,故均为提纲性质,只列其要,具体的内容阐发和举例分析只在授课时加以详述,提纲中未能细及。在诗文欣赏篇目中,大多也只列出原文,而未在提纲中加以剖析。今应学员要求,将已有讲义归类整理刊印,限于时间,仍旧保持讲稿原貌,特此说明。

由于教学仍在进行,将会又有新的讲义产生,只好留待以后付印时补充了。

萧 炬 2010年1月


        上编 诗词教学提纲

学诗入门

一, 什么是诗?

《诗大序》:诗者,志之所之也。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。情动于中而形于言,言之不足,故嗟叹之,嗟叹之不足,故永歌之,永歌之不足,不知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也。
《说文解字》:诗者志也。志者意也,从心之声。
《辞源》:文之有声韵可歌咏者也。
《辞海》: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,反映社会生活,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,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,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,一般分行排列。
南宋严羽《沧浪诗话》:诗者,吟咏性情也
金人刘祈:
夫诗者,本发其喜怒哀乐之情也,如使人读之无所感动,非诗也。
近人艾青:诗是文学的文学是文学的顶峰,是文学的最高形式。

二, 诗的基本特征

1, 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形式。
2, 主要通过形象思维来表达。
3, 是韵文,讲究声律、节奏的和谐。
4, 以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感情。
5, 一般分行排列。

三, 学诗的作用

孔子说:不学诗,无以言诗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。
1999
年春节,江泽民出席《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》时说: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,有很多传世佳作,内涵深刻,意存高远,也包含很多哲理。学一点古典诗文,有利于陶冶情操,加强修养,丰富思想。

四, 最早的诗与诗集

原始的诗歌起源于生产活动。比较可信的上古时代的诗歌是载于《吴越春秋》的弹歌。其歌为:
断竹,续竹,飞土,逐宍。

为古肉字。由此可看出上古时代语言已有了节奏和韵律感。
《周易》的爻辞有的也是押韵的,可能就采用了西周或更早时期的歌谣。

我国最早的诗歌集是《诗经》,最早称诗三百。相传孔子曾做过删改整理工作,汉代尊儒学,被纳入儒家经典,乃称《诗经》。

《诗经》收集了西周初期到春秋时代的诗歌,现存305篇,分风、雅、颂三大类。,就是风土之音,即民歌,秦风就是陕西民歌,郑风就是河南民歌,魏风就是山西民歌。,就是正声,周代人把正声称为雅乐。,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。和部分小雅,均为民歌。大雅,则多是统治者的作品。

从《诗经》可以看出,古代民歌大体以四言、四句为基本句型,以两字一顿为基本节奏。如反映男女爱情的《关雎》:
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

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窈窕淑女,窹寐求之。求之不得,窹寐思服。优哉悠哉,辗转反侧。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。参差荇菜,左右芼之。窈窕淑女,钟鼓乐之。
《诗经》也有三言、五言、六言、七言、八言的,但为数甚少,主体是四言。==>......


        下编 楹联教学提纲

对联概说

'一,什么是对联?

对联又称楹联、楹帖、对子、门帖。,为厅堂前的柱子。
《辞海》楹联条称:楹联是悬挂或张贴于壁间、柱上的联语,字数多少无规定,要求对偶工整,平仄协调,是诗词形式的演变。据此定义,可概括为:
1, 必须用于悬挂或张贴。
2, 字数多少无定。
3, 联语要求对偶工整。
4, 音律要求平仄协调。
由于其使用对象不同,对联又可分为春联、贺联、寿联、挽联、行业联、装饰联、讽喻联、宗教联等等。

二,对联的特点

1, 不管字数多少,只分上、下两联。
2, 两联只表达一个服务内容。
3,两联必须是对称的对偶辞格。
4,实用性很强。
5,具有宣传和交际作用。

三,对联与诗的差异

1, 诗的字数有定;
联的字数无定。
2, 诗有韵,无韵不成诗(新诗除外);
联无韵(韵联除外)。
3, 诗言志,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;
联一般言事,以服务对象为主。
4,诗的格律有一定规则;
联的格律极富变化。 ==> ......

 


 

 

 

专题分类

      萧炬诗词选
      诗词楹联教学提纲
      萧炬书法绘画
      萧炬自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 萧炬诗词选.诗词楹联教学.绘画.自传    www.greencardapply.com/xiaoj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