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萧炬自传 - 浮生留痕 |
|
|
浮生留痕 - 我的自传 |
|
|
(一)上中学 前面说过,父亲是一个甚为严肃的人,一般不与我们作思想交流。在我读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,一次居然要与我谈心,我十分惶恐,无所适从地站在他的面前。他问:“你对未来的前途有什么想法”?问得我太突然了,一个十一岁的孩子能有什么想法?敢有什么想法?我不敢回答,也无从回答。他叫我坐下来,说:“据我观察,你胆小怕事,语言表达能力不强,长大后不是从政的料,也不是办实业的料。但你思想缜密,做事专一,宜于学医,今后作一名医生”。接着他又说:“学医,必须要会英文,必须要读大学。你不能像两个姐姐读师范今后作教师,你必须读中学,才能考大学。我尽力供你上大学,上不上得了,全看你自己努力。成龙你就上天,成蛇你就钻草。”
太严肃了!
我从没有想过这些,一贯是教读书就读书,教做事就做事,没有想到人的一生这样复杂,看来只有照父亲的设想去努力了。 什邡的中等教育,只有两所学校。一是什邡县立初级中学校,一是什邡简易师范学校。什邡县立初级中学校创办于1928年,早期地址在南街前清方亭书院旧址,1938年迁外东关岳庙,春秋季招生,学制三年。1939年于隔壁桓侯庙设女生部,做到男女生有别。什邡简易师范学校创办于1944年,地址在县文庙,春秋季招生,为培训小学师资之用。我的两个姐姐均在简师校读书。 1947年秋,小学尚未毕业,父亲教我去试考什邡县立初级中学校,没有想到居然被录取了,但父亲不让去读,说是基础不稳固,只是试一试而已。待小学读完,1948年春,又再次报考,再次被录取,于是我转到了什邡中学就读。 我读的是29班,这是按1928年开办以来编的班次。最初是一年招一班,后来一年春秋季各招一班。我就读的时候,正是23班毕业。当时能读中学的人不多,三年下来,每班能有二十多人毕业,就很不错的了。照此概算,从开班的1928年起,至我读的1948年春止,二十年间,毕业人数不足600人。 学校共分六个班,男生部总人数只二百余人,校长是王文锐,系父亲的朋友。四十来岁,体胖,我一进校就遭到他的警训:“你父亲招呼过了,学不好就捶你”!原有的轻松念头顿时荡然无存。 学生住校,童军着装,实行准军事训练。童军教官叫邱润民,绵竹人,三十余岁,肤黑,寡于言笑,一脸煞气,下手打人从不留情,学生莫不畏惧,背地里叫“邱黑娃”。但煞神也有煞神的可爱之处,每夜他必至各学生宿舍查铺,暗地为学生盖好被盖,从不声张。 学校聘的师资质量很高,多是大学毕业,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了。我初进校的语文教师是杨汉震,是什邡有名的青年学派,思想进步,在什邡办了一份名为《太阳报》的小报,评击时事,语言犀利辛辣,影响不小。在课堂上课,谈笑谩骂皆文章,可以把学生说哭,也可把学生说得破涕为笑,旁征博引,兴味盎然。一堂枯燥的古文课,被他讲的眉飞色舞。 每天晚上的7-9点,是学生的夜自习时间。为便于管理,学生都集中在两个大的自习室做当天的作业,由一位教师轮流值班进行辅导。如果是童军教官“邱黑娃”值班,可谓全体肃然,纵然不懂也不敢去问。如果是黄通文老师值班,那就热闹了,大家成了一窝蜂,纵然懂的也要去问,嘻嘻哈哈! 黄通文是我们的体育教官,为人随和。篮球、排球、单杠、双杠、乒乓、垫上,各项体育均出类拔萃,全县无有出其右者。但其英语、数学、古文水平却不敢恭维。所以凡他值班,我们总攻其短处,偏要找些难题、辟词去问他,作为老师,又不能说不知道,常常是错答一通,成为学生私下里传说的笑料。这种对老师不恭敬且欺软怕硬的恶作剧,至今想来也犹自责。
(二)诸葛楼 诸葛楼是校园内的一所八角楼亭。叠楼围廊,规模宏壮,介于教室区和宿舍区之间,是我们课馀的活动场所。 经常在这里一起活动的有岳无极、郑维治、杨天麒和我。岳无极年龄稍长,不苟言笑,但文学基础极好,若讲论古典文学,总是以他为中心。郑维治则是以武侠小说见长,讲起武侠小说,似乎无书不知。在班上,他的课馀时间是发挥想象,编写武侠故事。杨天麒则热衷于川剧,生旦净末、唱念做打一人包完。我在其中年龄最小,对三位同学的擅长,都有兴趣。同岳无极话文学,与郑维治比写武侠小说,和杨天麒唱戏,我成为了三个同学的结合点。不论谁去诸葛楼,都得拉上我,而我又拉上其他两位。 对岳无极和郑维治的文学才华,可惜都未得到施展。解放后,岳无极留在什邡教书,郑维治去了新都县农业银行,1957年两人均无端被错误地划为右派,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虽被平反纠正,并且还在各自的单位担以重任,然而二十馀年的磨难,早已洗尽青春的灵气了。 在中学同学里,人缘最好的是杨守礼,他能言善道,好称“江南大说客”,且亲和能力强,与谁的关系都好。学习成绩最好的杨文渊,他沉静善思,各科成绩均列前茅。而我和杨天麒、郑维治、岳无极,在学习上平时既不烧香、临时又不抱佛脚,靠着对功课理解上的小聪明和记忆力,游弋于考试成绩的前端。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|
||
|
|
萧炬自传: 第一篇 出生 | |
| 萧炬自传: 第二篇 少年时代 | ||
| 萧炬自传: 第三篇,中学时代 | ||
|
|
||
|
|
|
|
|
|
|
萧炬诗词选.诗词楹联教学.绘画.自传 |
|